企业社会责任和劳工标准线下培训在中国举行
国际劳工组织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负责任劳动实践能力建设研讨会旨在加深对关键国际标准和国际劳工组织准则的理解。

劳动监察员通过培训和鼓励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履行法律义务,在促进法律实施、实现体面劳动、保障工人权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劳工标准是劳动标准的标杆,是国家制定劳动法律法规时的重要参考,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劳动法律渊源。” 深圳市坪山区人力资源局劳动监察员林伟淳表示。
此次培训为期两天。第一天的培训旨在提升劳动监察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使劳动监察员了解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负责任企业行为准则,国际劳工标准,尤其是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建立良好的产业关系。
第二天是电子供应链企业负责任劳动实践培训。采用项目开发的全球供应链中的劳工标准培训师指南和学员手册,内容涵盖多国企业和社会政策的三方原则宣言,国际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国家法律法规。
“促进体面劳动和改善工作条件可以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亚洲负责任供应链项目协调员纪翠杰表示,“将负责任劳动实践纳入供应链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扩大市场准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可以支持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实施。”
但是,这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持续的培训对于提高行业专业度至关重要。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王鹏表示:“这次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使我的碎片化知识系统化。我可以与公司的同事分享这些全面的知识。”

对于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高级人事专员王娟来说,此次培训对于了解国际劳工标准、提高企业管理的国际视野具有指导意义。她说:“对我而言,最重要的课程集中在工资和工时,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和预防工作场所性骚扰。”
-----------------------
由欧盟、国际劳工组织以及经合组织合作开发的“亚洲负责任供应链项目”,以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多国企业和社会政策的三方原则宣言》 和经合组织《跨国企业准则》 以及国际公认的负责任企业行为准则为指导原则,在中国、日本、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六个国家开展研究、研讨对话、政策倡导和培训。
有关亚洲负责任供应链项目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ilo.org/rsca 或联系:
纪翠杰女士
Ji@ilo.org